我刚处理完一批外协供应商资质复核文件,手机响了,是一个陌生又感觉有点眼熟的本地号码。
但就是想不起是谁。心里还惦记着刚筛掉的那家外协厂资质证明里模糊的法人关系图。
“喂,你好?”我接起来。
“喂?孙琳?是孙琳吗?我王海啊!”电话那头的声音透着股夸张的亲热劲儿。“哎呀,老同学,好久不见,可算找到你了!”
王海?大学同学。毕业头两年在同学群里还算活跃,后来听说去南方做生意了,再没动静。
班级群他早退了,连过年都没个群发祝福。他怎么突然冒出来,还知道我现在的号码?
“王海?好久没消息了。”我的语气带着点恰如其分的惊讶,“怎么想起给我打电话了?”
“可不是嘛!瞎折腾呗,混口饭吃。”他哈哈笑着。
“这不,最近回江城谈点业务,刚签了个大单,高兴!就想找老同学聚聚。”
“听说你在江城扎根了?还进了大单位?怎么样,今晚有空没?就咱俩,叙叙旧!别跟我说没时间啊!”
今晚?我还有两个待处理的协调流程等着发出去。
陈主任上周开会还强调,最近外协这块要格外仔细,好几个新项目关键节点要到了,供应链绝对不能出纰漏。
王海这电话来得有点…太巧了,算准了我刚忙完一轮紧张的筛查。
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别扭感,比刚筛掉那家厂子的模糊证明还让人心里生疑。
“今晚啊…”我犹豫了一下。
“行吧,你说地方。”答应得有点快,我自己也意外。也许潜意识里,是想看看他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?
“爽快!我就喜欢你这性格!”他带着不容拒绝的热情。
“就市中心那个‘江城春天’,新开的,环境不错,菜也地道,我订好包间了。六点半怎么样?我开车去接你?”
“不用接,我自己过去,六点半见。”我挂了电话。
我盯着屏幕上供应商名单里被标红的那几个名字,王海的名字当然不在上面。
但一种莫名的警惕感,在心里油然而生。
毕业五年,杳无音信,突然冒出来,单约我吃饭?真就为了叙旧?
推开包间的门,王海已经在哪了。他变化真是不小。印象里那个穿着普通T恤牛仔裤、头发还有点乱糟糟的同学不见了。
眼前的人,头发梳得油亮,身上那件衬衫牌子我不认识,但料子看着就不便宜,手腕上晃着块金表。
他看见我进来,他立刻站起来,张开手臂,笑容堆得看着都有点儿别扭。
“哎呀!咱们班花风采不减当年啊!不对不对,比上学那会儿更漂亮更有气质了!”
“来来来,快坐快坐!”他嗓门中气十足,引得旁边一桌的客人侧目看过来。
“别瞎说。”我避开他过于热情的拥抱,拉开他对面的椅子坐下。
“你变化才大,王老板派头十足,差点没认出来。”目光扫过他手腕上的金表。
“嗨,混口饭吃,装装门面嘛,做生意都这样。”他嘿嘿笑着,拿起桌上的菜单塞给我。
“别客气,随便点!今天我请客,必须庆祝咱老同学重逢!服务员!先把我存的那瓶酒拿来!”
“我真不能喝,王海。”我把菜单推回去。
“厂里规定,沾酒是大忌,滴酒不能碰。这是铁律。”我指了指自己的脑袋,“刻在这儿呢,忘不了。”
“啧,规矩真多。”他脸上闪过一丝不耐烦,但很快又被笑容盖住。
“不过理解,理解!你们那地方……保密单位嘛,管得严正常。那就喝点饮料?鲜榨果汁?玉米汁?”
“矿泉水就行。”我给自己倒了杯桌上的大麦茶。
“行行行,听你的。”他给自己倒了满满一杯白酒。
“对了,你现在在那个…什么北峰航空是吧?具体干啥呢现在?还是打打杂,管管后勤?”他状似随意地问。
“技术支援中心。”我夹了块凉拌木耳。
“处理项目文档,协调沟通,系统维护支持,杂事是不少,但也算接触点技术边缘了。”
“哦哦,技术支援中心啊!挺好挺好,听着就专业!”他放下酒杯。
“支援中心好!稳定!旱涝保收!比我们这些在外面风吹雨打、看人脸色吃饭的强多了。”
“你们厂现在效益肯定不错吧?国家这几年在军工上投钱多,新闻里天天说高精尖、弯道超车啥的。”
“你们又是搞导弹的,肯定忙得脚不沾地吧?加班多不多?”他的眼神带着一种过分热切的探究。
“还行,工作都那样。忙一阵闲一阵。”我含糊地应着,低头专注地挑着碗里的米饭粒。
他这话头转的,直接奔着厂子效益和技术方向来了,太明显了。
技术支援虽然接触不到核心,但“导弹”这词从他嘴里蹦出来,还是让我心里那根弦又绷紧了些。
“什么叫还行啊!”王海似乎对我的敷衍有点不满。
他刻意带着一种分享秘密的亲昵感,“老同学面前还保密啊?放心,我不打听你们那些核心机密!我又不懂那玩意儿!”
“我就是好奇,像你们这种搞高精尖的单位,普通员工待遇咋样?听说福利特别好?福利房还有没有?年终奖这个数有没有?”
他伸出两根手指交叉比划了个“十”,眼睛紧紧盯着我。
“待遇行业中等吧,福利房早没了,现在都是商品房,自己买。”
我放下筷子,端起茶杯喝了一口。
“王海,”我抬眼直视他,“你打听这么细干嘛?改行做人才市场调研了?还是想跳槽?”
“嗨!随口一问,关心关心老同学嘛!看你这话说的!”他哈哈一笑,掩饰性地又灌了一口酒。
“你也知道,我搞贸易的,天南地北地跑,各行各业的朋友都得交点。”
“你们北峰航空可是咱们江城响当当的招牌,能认识里面的人,出去谈生意面上也有光啊!”
“人家一听,哟,你认识北峰的人,那肯定靠谱!对不对?”他顿了顿,声音带着点蛊惑。
“万一……我是说万一,有机会能给贵厂介绍点靠谱的供应商啥的,那不也是给老同学帮忙嘛?互惠互利的事!”
供应商?白天刚复核完一堆供应商资料,筛掉几个背景可疑的,他晚上就提这个?这巧合得让人起疑!
他那个“介绍供应商”,简直就像精准地踩在了我今天最敏感的那根神经上。
“我们供应商都是严格招标审核的,流程卡得死,资质、背景、技术能力,层层把关,外面介绍基本进不来。”我语气淡了点。
“再说,我也没那个权限。采购、外协对接,都有专门部门负责。”
“我一个小技术支援,负责文档流程和协调支持,没资格掺和这些事,也没那个想法。”我拿起旁边的包,作势起身。
“谢谢你这顿饭,心意领了。时间不早了,明天还一堆事,我先走了。”
“哎!孙琳!孙琳你别走啊!”王海急了,站起来想拦我。
“你看你,老同学开个玩笑嘛!至于嘛!就聊聊嘛!我也是一片好心,想看看有没有能帮上你的地方…”
“你们军工单位就是规矩多,说话都小心翼翼的…”他嘴里还在嘟囔抱怨着。
我没回头,也没停步,快步走出这家饭店。
拿出手机,指尖在通讯录里滑动,最终停留在“陈国强”的名字上。
要是跟他说了这事…手指悬在拨号键上,犹豫了两秒,最终还是没有按下去。
一个多年不见的同学请客吃饭,几句“关心”工作、“好心”想介绍供应商,能说明什么?
没有录音,没有实质证据。就因为人家问了效益、问了年终奖、提了句供应商,我就去跟领导汇报?
听起来…是不是有点神经过敏?太小题大做了?也许真是我想多了?王海可能就纯粹是生意人爱套近乎拉关系的毛病?